首页 > 最新动态 > 智汇工程咨询 领航技术创新——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2024 年度核工业工程咨询技术成果展示和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最新动态
智汇工程咨询 领航技术创新——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2024 年度核工业工程咨询技术成果展示和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4-12-2010
岁月更迭,四季轮回,又是一年岁末时。2024年12月19日~20日,200多位来自核工业工程咨询行业的科技精英和嘉宾,相聚在雄峙中枢,控御险要的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河南省会郑州,参加由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举办的 2024 年度核工业工程咨询技术成果展示和技术交流会。

大会开幕式会场
这是协会为推进核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核工业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高核工业工程咨询质量和水平而召开的又一次交流盛会。协会理事长和自兴,副理事长、秘书长唐景宇,副秘书长魏平等与31位行业内的顶尖专家、参加本次成果展示和技术交流的280个工程咨询成果的技术交流人员以及协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唐景宇同志主持。

唐景宇主持开幕式
和自兴理事长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指出,工程咨询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轻资产、高附加值产业,通过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等方式,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核工业重大战略、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事关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力布局,因此,核工业工程咨询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关注单一项目成果评定的同时,要更加深入的思考面对突飞猛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世界科技竞争的激烈博弈,工程咨询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深入挖掘工程咨询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以工程咨询为载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紧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机遇,前瞻洞见、创造未来。为此,他就核工业工程咨询的发展方向提出了3点工作思路。一是要不断深化工程咨询科技创新;二是找准工程咨询科技创新的着力点;三是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工程咨询高质量发展。
和自兴指出,在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我们要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形成抓落实的合力,以现代工程咨询的“软实力”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

和自兴在开幕式上致辞  
为了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增强核工业各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协会积极发挥平台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像团体标准建设、科技成果鉴定、专有技术评价、优秀成果评定等等服务科技创新成果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步伐。其中,核工业技术成果的展示及技术交流会就是协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提升协会影响力和凝聚力,持续推动核工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有效实践。这次参加核工业工程咨询技术成果展示交流的有280个项目,交流成果涉及到战略研究报告、环境影响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等等,这其中包含了许多科技创新成果,充分展示了核工业人在工程咨询领域取得的骄人业绩。
作为第三产业中的社会服务业,工程咨询是为经济建设和工程项目的决策与管理提供全面咨询的智力服务行业,是我国经济运行、投资建设等不可缺少的重要中介,是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政策咨询的重要手段。会上,大家都十分珍惜此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充分展示自己在工程咨询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成果,分享项目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实践,展示他们在成果攻克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耀眼成绩,还展示了这些成果取得的重大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为相关的工程项目提供的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会上,每个成果展示交流后,都会有专家通过点评提问的方式围绕项目的技术深度、创新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展开多方向、多角度的深入探讨。专家与交流人员深入探讨核工业工程咨询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挑战,共同思考如何应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场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大家纷纷表示受益颇多。参会代表期待借助这个平台,通过广泛的交流,进一步深化合作,谋划实施更多系统性、强链接、能落地的高质量项目,为新时期推动国家核能行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有力赋能。 

专家们为各项展示成果提供科学、严密、公正、公开的精彩点评
交流会上,展示交流人员轮流登场,逐一分享自己工作中总结出的技术成果、遇到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措施。令人可喜的是,本次交流会,经过专家评委的精彩点评,在工程咨询领域,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展示交流的《漳州核电厂3、4号机组项目申请报告》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项目申请报告是工程项目核准的关键,该报告系统、完整地呈现了漳州3、4号机组工程的基本情况、技术特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内容,是对项目的全面反应。其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采用华龙一号融合技术方案,是华龙一号首堆工程后的批量化建设项目,其采用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同时提升了功率水平、抗商用飞机撞击优化等,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经济性;二是在采用成熟设计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其他在运和在建华龙一号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经验反馈,使设计更完善、更合理、更成熟,使华龙一号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华龙一号技术的持续改进和后续批量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核电行业和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三是报告核准评估认为,该项目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可优化能源结构。同时,两台机组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82万吨,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由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展示交流的《海阳大规模核能对外供热可行性研究》同样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该项目为海阳核电2号机组的改造,从汽轮机高压缸排汽中抽取蒸汽1370t/h,具有900MW的供热能力,最大抽汽能力为1500t/h。该项目已于2022年7月15日开工建设,11月25日商业对外供热,其是世界上供热能力最大、热效率最高的核能供热机组,这是我国核能综合利用的重大突破。本项目在核电向核能拓展、单一核能向多能综合利用拓展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对解决北方地区清洁供暖、加快推动核能综合利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项目出厂热价低于同区域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热价。该项目自主开发了多项关键技术,已形成14项专利(含3项发明专利),有效解决了核能供热安全性问题,取得了超大规模湿蒸汽对外安全供热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完成两项能源行业标准报批稿的编制。由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展示交流的《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纳岭沟铀矿床原地浸出采铀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内蒙古纳岭沟铀矿床原地浸出采铀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也是我国首个铀煤资源协同开采铀矿山,对于抢救式开发天然铀资源、优化国内天然铀产业布局结构、巩固提升我国天然铀保障能力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项目通过构建铀煤同采复杂水文地质多场多相地下水数值评价模型,取得了铀煤资源重叠共生条件下辐射环境影响研究方法的突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铀煤重叠共生辐射影响评价方法,构建了空间隔离-源头精准控制-末端监控的“三位一体”全方位铀煤同采污染防控体系,创新性强,为国际先例,为科学地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及类似地区多种资源开采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该项目在我国铀矿冶环境保护及铀煤协同开采工作起到了较强示范和引领作用,为纳岭沟地浸采铀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提供了保障,推进了“国铀一号” 示范工程和中国新铀都的建设,为推进铀与其他共伴生矿产协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示交流会现场,参会人员逐一分享自己工作中总结出的技术成果
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作为科技类的社会组织,担负着引领会员单位进军科技创新主战场的职责。今年,协会分别在西安、天津、哈尔滨、石家庄、上海召开了工程设计、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勘察、工程监理、工程设备的成果交流会,吸引了设计院所、总包单位、业主单位、施工单位、设备厂家等核工业产业链相关单位的积极参与,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大家一起共同交流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借鉴、收获满满。2025年将迎来核工业创建70周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向“新”而行、以“质”致远,机遇和挑战相伴而生。协会将紧紧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战略基点,以科技创新赋能工程咨询升级,矢志创新、勇攀高峰,肩负起“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职责使命,为全面建设核工业强国,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支撑做出应有贡献。

全体参会代表合影留念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