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的殿堂中,这里是离科学最近的地方,这里的校园发端于“两弹一星”事业,这里有着一群为“两弹一星”事业和科学不断进步而努力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路先锋……2024 年 11 月 7 日,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和中国核仪器行业协会联合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及员工,踏上了这片洋溢着科学气息的土地,参观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校史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领略感悟老一辈科学家的伟大精神,接受历史的洗礼,回溯过往,展望未来。推开科学殿堂的历史之门
走进国科大校史馆,犹如穿梭时空,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旅程。馆内陈列的资料和展品,鲜活地呈现了国科大的艰辛发展与辉煌成就。从建校初期的萌芽状态,那些充满岁月痕迹的老照片和文件,让人深切体会到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对科研与教育事业的坚定执着。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展示,都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铭刻着国科大在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无论是举世瞩目的重大科研突破,还是默默无闻的基础研究,都彰显了学校深厚的学术积淀。在这里,我们目睹了众多优秀科学家的风采,他们宛如璀璨繁星,照亮了学校前行的道路。联合党支部同志们认真聆听讲解,学习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史
在李佩先生陈列室,透过一张张照片以及李佩先生生前的物品,我们感受到了李佩先生为国奉献、热爱科学、无私拼搏的精神,了解了她倾尽一生助力学校发展、为国家培育人才的不平凡一生。
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研究生院,国科大对我国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卓著,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对于上过大学的人来说,几乎都有撰写论文的经历。当下,我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一论文大国,然而纵览历史与当今,真正具备文物收藏价值的论文却极为罕见。但在国科大校史馆中,却珍藏着几本当年本科生的论文。这些论文的收藏价值并非源于作者的“知名”程度,而是因为其指导老师皆是功勋卓著的“两弹一星”功勋。目前,在国科大校史馆中展出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指导的本科论文,涵盖了彭桓武、于敏、何祚庥、陈芳允等人指导的作品。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光阴流转,当年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已至暮年,曾经悉心指导他们的“两弹一星”元勋导师大多已与世长辞,但这些泛黄的本科论文,依旧静静地安放在陈列柜中,向人们诉说着国科大成立早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据讲解员介绍,当年在国科大任教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包括赵九章、郭永怀、钱学森,而钱三强、彭桓武、陈芳允、程开甲、杨嘉墀、陈能宽、于敏、周光召以及彭士禄等人,也曾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毫无疑问,当时国科大的学生是无比幸福的。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他们能够与这些学术大家朝夕相伴,更能得到他们的精心指导,校史馆中陈列的这几篇本科论文,便是这种亲密关系的有力印证。透过它们,我们仿佛还能看到那一双双将新中国“两弹一星”和核潜艇从图纸变为现实的双手,在稿纸上为普通本科学生修改论文的场景,这画面跨越历史,至今仍令人心潮澎湃。
科研梦想的柔与刚
参观完国科大校史馆,我们怀着崇敬之情来到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一座其貌不扬、外观与尖端科技看似无关,却实实在在记录了我国尖端科技历史的陈旧小瓦房。一踏上通往纪念馆的小路,同志们就被其独特的氛围所吸引。展馆坐落于一片绿树成荫的广场之中,简洁而庄重的建筑风格,令人心生敬畏。这里不只是展示我国“两弹一星”历史与精神的文化窗口,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当一位位我国科研先锋的形象映入眼帘,当“两弹一星”艰苦的研究环境与巨大研究成果形成鲜明对比,同志们的心情起伏不定,难以平静。大家深切缅怀“两弹一星”事业这段求真务实的科技史诗,感受到了科研梦想的柔与刚:科研梦想的柔是中国梦的温婉,科研梦想的刚是中国意志的坚毅。
联合党支部成员在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
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纪念馆,位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怀柔火箭试验基地旧址。这里,是钱学森先生回国后亲自选址并创建的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与试验基地,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2024年10月16日,正值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之际,经过改造升级的中科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正式向社会重新开放。在改造升级过程中,纪念馆进一步充实了文物史料、优化了展厅布局、强化了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并收集了大量具有珍贵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档案史料和文物。其中包括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高速摄影机、甲种分离膜等,以及部分“两弹一星”元勋的手稿、重要历史场合穿过的服装、“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科研仪器设备的图纸和模型等。同时,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内保留的“两弹一星”旧址遗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掘标识、分类整理、建立台账,为旧址遗迹赋予了“身份证”,以更好地挖掘其背后的历史价值,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在纪念馆建设过程中,多位家属向馆方提供了包括郭永怀先生在青海核试验基地工作时的着装、钱三强先生参加中央高层会议时的着装、周光召先生的“两弹一星”功勋证书及个人生活物品等在内的5000余份珍贵文物。据讲解员介绍,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曾在中科院工作的科学家就有17位,当年中国科学院的40多个研究所、全院一半以上的科研人员——17000余人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的相关工作,构建了“两弹一星”相关的主要科学基础,造就了大批领军和尖子人才,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开拓了众多新兴科技领域,并由此形成了后来中科院的机构规模与学科布局。“在介绍‘两弹一星’元勋事迹时,我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他们对话……”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生讲解员满怀深情地分享了自己担任纪念馆讲解员的经历与体会。“在担任讲解员期间,我接待过参与‘两弹一星’建设的老科学家,也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青年科学家讲述感人故事……”。“这便是科学传播的意义,是精神弘扬的意义,是传承实践的意义,无论何种身份、不论什么年龄,都能从中获取力量,从‘两弹一星’精神和先辈们的事迹中持续汲取前进的动力,勇担使命、善于作为,敢于挑战未知,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老一辈科学家们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以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技高峰,用自身的智慧与汗水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为新时代核工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一定要明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要积极投身于国家的核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和自兴书记语重心长、真挚感人的深情话语,久久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心田。走出纪念馆,辽阔的蓝天中,自由舒卷的云朵,刚立冬的阳光映照在大家的脸庞。再次回望这座记载着艰苦拼搏强国历史的纪念馆,何陋之有?此刻的我们更能理解“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的真正内涵,以及我们所承担的实现“中国梦”的艰巨使命!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