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成功举办第三届核燃料产业发展交流会
最新动态
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成功举办第三届核燃料产业发展交流会
2025-05-3013

为推动核燃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深化委员单位间技术交流合作,2025年5月28日至29日,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核燃料与核材料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第三届核燃料产业发展交流会。


大会开幕式现

本次会议在中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标杆城市——杭州、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旨在为国内外从事核燃料及相关领域工作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AI赋能核燃料产业发展”为主题,共同探索AI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核燃料产业的发展。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AI技术正以颠覆性力量重塑各行业格局,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潜力尤为显著。其特性与核燃料产业长链条、高技术、高壁垒的特质高度适配通过引入AI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核燃料管理的智能化升级、生产流程的优化,还能大幅提升安全性,为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此次盛会汇聚了核燃料产业最前沿的技术成果,成为创新思维碰撞交融的重要平台。中核集团科技委委员刘振河,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江颖,中核集团战略与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白云生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刘成业,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段生鹏,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郭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核设备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夏志定,协会核燃料与核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中地,清华大学教授曾实,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蔚与50位来自核燃料与核材料专委会委员、会员单位、科研院所、高校及产业链企业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赋能核燃料产业的发展路径与应用前景。

本次大会由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主办核燃料与核材料专委会、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核燃料分院、中核集团铀浓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核集团铀纯化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位素制备及辐照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

大会由协会核燃料与核材料专委会秘书长李维杰主持。

李维杰主持会议

郭飚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本次会议以“AI 赋能核燃料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在杭州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既切中全球科技革命的时代脉搏,更彰显了主办方对产业未来的深邃思考。作为全球工业智能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中控技术始终与核工业发展同频共振。我们从核燃料产业起步,深入理解行业特殊需求,在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形成了符合国际法规标准的完整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持续坚持深化AI 技术与核燃料产业的融合创新,通过“技术 + 场景”双轮驱动,助力行业实现安全、低碳、高效的高质量发展。在杭州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以科技之笔书写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郭飚致辞

李江颖致辞中说当前,AI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核燃料产业的各个环节。例如,在核燃料的设计阶段,AI可以帮助预测材料性能,优化设计方案;在生产过程中,AI可以用于质量控制,确保每一批次的核燃料元件都能达到最高标准;在运行维护方面,AI能够实时监控反应堆状态,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从而保障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引入AI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核燃料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并提高安全性。 

李江颖致辞

王蔚在致辞中表示AI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激发核燃料与核材料产业升级的新动能:一是赋能技术创新突破二是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三是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借此机会,对专委会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强化平台功能,围绕AI赋能主题,定期组织技术交流、成果展示和项目对接活动,打造行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二是要聚焦行业需求,深入调研会员单位在AI应用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牵头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制定,提供精准化服务;三是要加强自身建设,吸纳更多优秀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入专委会,壮大行业力量,提升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王蔚致辞

本次会议特邀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与特邀报告,聚焦核燃料产业热点议题,开展高层次技术交流研讨,共探核燃料产业发展新趋势、共绘未来蓝图。中核集团战略与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白云生中核集团科技委委员刘振河,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核能行业发展总监徐海斌三位专家,分别围绕《全球核燃料市场重构趋势及有关思考》《核能可持续发展与新材料》《打造AI引擎 加速工业智变》等主题,深入解读全球核燃料市场的变化、我国核材料的创新发展、核大国技术发展情况,深度剖析行业趋势与技术创新路径,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思想交融的学术盛宴。 

白云生《全球核燃料市场重构趋势及有关思考》主旨报告

刘振河作《核能可持续发展与新材料》主旨报告 

徐海斌作《打造AI引擎 加速工业智变》主旨报告 

当天下午,大会特邀报告热烈展开。核工业第八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高建军,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徐晓伟,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浩,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信息安全产品线总经理余梦达,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龚敏艳,中核四○四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梅家文,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戴思丹,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工程师陈勇?,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刘健豪9位来自行业科研院所、企业的资深专家与技术骨干依次登台,为全体与会者分享《美国核能与燃料关键技术进展》《核燃料专用设备物理性能人工智能建模研究》、《级联系统智能运行与维护技术研究与展望》《关基保护工控安全新实践》《双容器产品质量自动控制技术研究》《镅同位素电池研发现状及应用展望》《专用设备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最小残差Q迭代法的级联计算性能研究》《基于表面肌压力监测的核燃料操作高危姿态识别系统研究》前沿成果。9场主题报告聚焦产业关键领域,从核燃料研发创新到工业信息安全实践,从生产技术优化到工程应用探索,以详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和独到的见解,分享了实际生产、创新中取得的成果;在前沿技术领域,对工业AI、工控安全、人工智能进行探讨,为与会者带来兼具前瞻性与实践性的精彩报告

高建军作《美国核能与燃料关键技术进展》报告

徐晓伟作《核燃料专用设备物理性能人工智能建模研究》报告

李浩作《级联系统智能运行与维护技术研究与展望》报告

余梦达作《关基保护工控安全新实践》报告

龚敏艳作《双容器产品质量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报告

梅家文作《镅同位素电池研发现状及应用展望》报告

戴思丹作《专用设备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报告

陈勇?(郭儒骁代讲)作《最小残差Q迭代法的级联计算性能研究》报告

刘健豪作《基于表面肌压力监测的核燃料操作高危姿态识别系统研究》报告 

议期间,还举行了人工智能企业交流活动。与会者首先参观了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厅踏入中控展厅的那一刻,人们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工业科技未来的大门,一场震撼心灵的科技之旅就此展开。展厅内,从企业发展历程的脉络梳理,到前沿技术成果的全方位展示,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中控技术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与实物展品,串联起企业一路走来的奋斗征程,见证着中控技术如何从一个行业新生力量,逐步成长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每一次技术突破、每一个重要产品的诞生,都凝聚着无数中控人的智慧与汗水,也折射出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伟大跨越。沿着展厅深入,最令人惊叹的当属中控技术在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智能控制系统、先进的工业软件、精密的自动化设备,这些“大国重器”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在眼前。动态模拟的工业生产场景,让们清晰地看到中控技术的解决方案如何实现生产流程的高效协同、精准控制,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保障安全。特别是在能源、化工、冶金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中控技术的产品与服务犹如一双双“智慧之手”,为工业生产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与会者参观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厅

与会者们还来到了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联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现场交流学习。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交流学习活动令人受益匪浅。宇树科技前沿的机器人研发成果与创新应用场景,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深度融合的无限潜力;联汇科技在音视频智能处理领域的深耕与突破,则让大家看到了AI技术赋能文化传播、公共安全等行业的创新路径。两家企业“技术驱动+场景落地”的发展模式,不仅拓宽了大家对人工智能应用边界的认知,更为后续探索技术跨界融合、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合作思路。

与会者们在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座谈交流

与会者们在杭州联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交流

中国核工业的发展,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史。从“两弹一艇”的辉煌成就,到新一代铀浓缩技术的突破;从核级锆材的自主可控,到前沿堆型燃料元件的规模化生产,一代又一代核燃料人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我国核工业的坚实根基。今天,在AI赋能的新征程上,我们更要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务实创新”的作风,推动核燃料产业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全体参会代表合影留念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